跳至主要内容

《經歷耶穌》第三十七天:豪門夜宴風波

攝影師:Rachel Claire,連結:Pexels




按照路加福音的記載,耶穌不是第一次赴法利賽人的宴席。連同14章這一次,耶穌一共有三次赴法利賽人的宴席(7章,11章和14章)。每一次耶穌在法利賽人家吃飯都會引發耶穌對他們責備。從7章的西門,一個有罪的女人接近耶穌,西門冷眼觀看,看看耶穌的反應。11章耶穌因為沒有按照儀式洗手,法利賽人訝異而引發耶穌責備他們有禍了,最後一次在路加福音14章記載耶穌赴法利賽人領袖的家吃宴席,耶穌面對了他們對祂的試探,而且這一段記錄相當長篇,整件事情是到17章11節才結束。若是我們要詳細理解這一段信息,我們必須要把14章1節一直看到17章11節才完整的理解。


我們可能會問,耶穌已經不是一次在法利賽人的餐會中面對試探,為什麼耶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這就帶出耶穌所說的“愛你的仇敵”的實際榜樣,耶穌雖然常常面對他們的刁難和試探,但是耶穌仍然是希望藉著神的話語來責備和教導他們,盼望他們可以悔改。當然不是所有的法利賽人都是不悔改。從約翰福音,我們也知道有一些法利賽人是暗地裡跟從了耶穌,只是不敢公開表明。尼哥底母,亞利馬太的約瑟都是暗中跟從耶穌的人。


因此耶穌這次的赴宴,幾乎是以個人對抗了整個法利賽系,因此耶穌也在接下來三章的經文中說出法利賽人若不悔改,他們最終的結局就會如16章結尾的財主那樣,就是在陰間裡面受苦。這可說是耶穌對這些宗教領袖的最後忠告,但是我們看見大多數的法利賽人都至終仍無動於衷。


經文的開始:“1  安息日,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裡去吃飯,他們就窺探他。”就給了我們三個重要的線索,一就是時間是安息日,二就是法利賽人領袖的家,三就是他們窺探耶穌。


「水臌病」是指體內積水腫脹,希臘文此字是個醫學名詞,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於本處。其實在當時,一般旅行佈道的拉比在安息日都會被邀請到會堂去教訓人,通常會堂的崇拜結束以後,城鎮上的領袖或是宗教領袖都會請拉比到家中坐席,他們也可以盡地主之誼來宴請拉比。我們相信耶穌可能就是因為這樣被邀請,但是他們並不是好意的請耶穌,而是有意在家中設陷阱來窺探耶穌。因此這個病人可能就是這樣被故意安置來陷害耶穌。因為耶穌與法利賽人在安息日上的衝突實在是太多了。這是既然已經來到他們領袖的家,正好就看看耶穌是否敢在安息日治病。


所以耶穌知道他們心意,就直接詢問他們關於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他們不敢回答,因為雖然是他們想設計陷害耶穌,但畢竟這個病人也是他們安排的,所以他們是希望耶穌治病,以致他們可以抓耶穌的把柄。所以這個情況是相當矛盾和尷尬的。因此當耶穌問他們:“安息日可不可以治病?”他們無言以對,畢竟他們知道理虧。所以耶穌就直接在他們面前治好他的病,讓他離開。


耶穌接著下來詢問:「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裡,不立時拉他上來呢?」(有古抄本也寫兒子掉到井裡)耶穌的這話是很有意思的,因為耶穌問法利賽人關於驢,牛和兒子,這些都是當時財富的象徵,因為法利賽人貪財,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安息日,這些財富若是遭到任何損失,他們都會在所不惜的去拯救。但是在耶穌(神)的眼中,“人”才是最重要,這個有水鼓病的人在耶穌眼中才有價值。


所以雖然耶穌在安息日治病,但面對耶穌的詢問,他們只能無言以對。接著就帶我們看到在宴席中的小插曲,就是有人在宴席中揀選首位,由此可見,耶穌雖然被邀請到宴席,但是祂並沒有被視為上賓,若是有的話,首位就是由耶穌來坐了。這個法利賽人領袖就如第7章的法利賽人西門一樣,就是在迎賓的禮節上故意怠慢耶穌,有意羞辱祂。而這個法利賽人的領袖也是如此,邀請耶穌卻不把首位給祂,他有意要當眾給耶穌難堪。也就是因為首位既然不是給被邀請的耶穌,那麼就有很多人想要坐,畢竟現在是個法利賽人的領袖的邀請,若是可以成為他的座上賓,那是多麼有面子的事。


因此耶穌就這件事情來教訓他們,不要自以為都是家主的上賓,所以拼命的想坐在首位。畢竟首位是家主安排的,不是客人安排的。如果坐錯了位置,在眾目睽睽被請下來就非常不好意思了。其實這一段耶穌主要的教導並不是要我們學習謙卑,不要去爭高位。

其實我們看看接下來耶穌對家主說的一番話:「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 13  你擺設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14  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耶穌說完關於位置的問題,耶穌就說到若要宴請人就不是請這些有能力的人,而是紀念那些沒有能力的人。這樣他會得到神的報答,而不是人的奉承。


正當耶穌在說關於位置的事情時,宴會中就有一人順著耶穌的話來說:“「在神國裡吃飯的有福了!」 ”這個人的回答就是典型猶太人對神國的觀念,他們因為覺得自己是神選之民,所以有一天當神來審判世界以後,他們就可以進入到神的國度裡。而按照以賽亞先知記載:以賽亞書25章6節:  在這山上,萬軍之耶和華必為萬民用肥甘設擺席,用陳酒和滿髓的肥甘,並澄清的陳酒,設擺席。 所以他們覺得有一天他們都會被邀請到上帝的宴席裡面去吃,因此他說在神國裡吃飯的有福了!。


對於這個說法,耶穌就直接指出他們不一定有份進入宴席裡。所以耶穌就設了這個《大宴席》的比喻來說明。這裡說到有一個人設宴,當預備好了以後,打發僕人去告知本來已經邀請的客人。但是他們去一口同音的拒絕。其實這是非常不禮貌的做法,也是有故意羞辱主人的意思。因為通常宴請的一方是會提前幾天通知客人,客人答應了他們才會預備。這個時候,當宴席預備好了,客人卻臨時爽約,其實是有意讓主人難堪,因為當時在一個城市或是村子裡宴客,當晚宴要開席,但是客人都不來,看著空無一人的宴席,主人何等難堪。所以這些客人的理由是買了牛,買了地,娶了妻。這些都不是非常緊要的事,但是卻偏偏要在那個時候推辭,所以主人就吩咐僕人去把“22...到城裡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後來因為還有位置,主人甚至要求僕人去街上“23...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 ”然後主人補了一句:“24  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席。』」 


因此那個說能夠在神國裡吃飯的人有福了,耶穌是是的,但是不是他們。因為他們就是“先前所請的人”,他們至終是沒有機會得嘗神的宴席。



讓我們來細看這整段經文。第12節,耶穌跟請他的人說,若是擺設宴席,不要請那些有能力,而是那些沒有能力的人。這些人是“13...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耶穌的比喻裡面,主人要求僕人去把“21...城裡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也就是說,最終被邀請進到宴席的人是這些被邊沿,遺棄的人。他們就是本來沒有資格,但現在被請進來。就如耶穌在第7節-11節裡說的,從末位請到首位的客人,他們本來是自卑的,但是被升高。但是這些本來就被宴請的客人,因為“買了牛,買了地和娶了妻”所以拒絕去赴宴,這個就回應了耶穌在第5節說的:  便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裡,不立時拉他上來呢?」,也就是說,這些法利賽人,他們本來是維護律法,教導民眾的老師,他們是首先被邀請的人。本來宴席就是為他們而設的,只是到了關鍵時刻,要赴宴的時候,他們看這些財富,美色比神的宴席更加重要,所以他們就請辭。這就讓主人非常的不滿,加上耶穌在12節-14節裡面也強調,若是他們有能力去擺設宴席就應該為貧苦的百姓設宴,這樣上帝就會報答他們。耶穌說:“14  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只是他們寧願請那些有能力的人,彼此在宴會中彼此奉承,奢華宴樂,卻寧願忽略窮人,病人(這個就是17章拉撒路與財主的比喻),所以上帝的宴席就向這些貧苦的人開放,邀請他們進來。因為神國宴席是豐盛的,既然還有位置就連在路上和籬笆那裡的人也被勉強進來。也就是說神國的宴席就算勉強其他人(有學者認為是外邦人),也不會再向這些原本被邀請客人開放了。耶穌說:“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宴席。』」 


這一整段經文非常的精彩,耶穌對這些律法師的責備可說是句句到位,拳拳到肉。接下來的經文一直到17章都是按著次序來說明,不是上帝不邀請,而是這些自以為是的宗教領袖才是真正拒絕上帝邀請的人。

我們會在之後的經文一一細看。


路加福音14章1節-24節

1  安息日,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裡去吃飯,他們就窺探他。 2  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臌的人。 3  耶穌對律法師和法利賽人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4  他們卻不言語。耶穌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 5  便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裡,不立時拉他上來呢?」6  他們不能對答這話。 

7  耶穌見所請的客揀擇首位,就用比喻對他們說: 8  「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 9  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你就羞羞慚慚的退到末位上去了。 10  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坐。』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11  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12  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 13  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14  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15  同席的有一人聽見這話,就對耶穌說:「在神國裡吃飯的有福了!」 

16  耶穌對他說:「有一人擺設大筵席,請了許多客。 17  到了坐席的時候,打發僕人去對所請的人說:『請來吧!樣樣都齊備了。』 18  眾人一口同音的推辭。頭一個說:『我買了一塊地,必須去看看。請你准我辭了。』 19  又有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要去試一試。請你准我辭了。』 20  又有一個說:『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21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裡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 22  僕人說:『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經辦了,還有空座。』 23  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 24  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筵席。』」 


靈程反思:

  1. 現今世代的人們會用什麼薄弱的藉口來拒絕接受上帝的救恩?

评论

  1. 现今世代的人,可以因为工作、男女关系、游戏、娱乐、朋友、甚至认为自己过了很好而拒绝接受上帝的救恩。现代的人,若不是走投无路都不会寻求帮助。

    回复删除
  2. 现今世代的人们会用的借口来拒绝接受上帝的救恩是... 我不需要..., 现在过的好好的,有更重要的是事情或目标要去达标, 以事业, 学业, 忙碌的生活, 感情, 家庭 等等的借口。

    回复删除
  3. TFLau 刘道辉
    現今世代的人們會用忙碌的藉口來拒絕接受上帝的救恩。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快速的发展,人民不得不加快脚步去追赶去适应。往往就把救恩搁下,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久而久之,对救恩一事就没什么重要了。即不重要而又是将来不那么确定的事,那就到时再算吧。除此之外,人们还会被现今的大同世界麻木了,不能分别善于恶,对和错。所以我说啊,主啊,帮助我们,常常提醒我们要谨慎,不让这个大千世界迷惑我们的心。

    回复删除
  4. 現今世代的人們會用什麼薄弱的藉口來拒絕接受上帝的救恩?
    現今世代的人們大多都是靠自己,他們認為自己努力讀書有高學歷,找到好工作是憑自己的實力,在事業上有成就是自己的努力打拼,需要的、想要的,自己都可以追求得到,忙碌的生活根本沒有想過靈的成長,沒有想過自己需要耶穌。即使他們在患難中、情感的失喪中、事業的失敗中、疾病中,他們也不會想到要尋求神,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可以從低谷中走出來。現今的人們都認為自己是自己人生的主宰,不要說沒遇到什麼風浪不需要耶穌,即使遇到風浪他們也認為自己不需要耶穌,從而拒絕接受上帝的救恩。

    回复删除

  5. 1. 因为执政、掌权、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再加上肉体的私欲会阻碍人接受上帝的救恩和贴近耶稣基督。基于这三点形成了人拒绝耶稣的藉口,总的来说,都是崇拜不同形式的偶像,:
    1)崇拜其他的宗教,不信耶稣是唯一真神
    2)接着是无神论者,崇拜自己和科学凭据
    3)变相的拜偶像,崇拜金钱,名利,事业,吃喝玩乐, 娱乐,明星艺人,黑暗世界每天层出不穷,制造不同的花样来吸引人,使人拒绝耶稣,远离神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天天禱告:第兩百四十一天

2021年8月31日 天天禱告 :第兩百四十一天 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 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 他們的燔祭和平安祭, 在我壇上必蒙悅納, 因我的殿必稱為 萬民禱告的殿。 以賽亞書56章7節 多禱告多有力量! 點擊進禱告庫 點擊聽禱告: 天天禱告:早禱 天天禱告:晚禱

天天禱告:第兩百四十天

  2021年8月30日 天天禱告 :第兩百四十天 耶和華聽了我的懇求; 耶和華必收納我的禱告。 詩篇6篇9節 多禱告多有力量! 點擊進禱告庫 點擊聽禱告: 天天禱告:早禱 天天禱告:晚禱

《認識耶穌》Day 6 醫治麻風病人

點擊聽播客: Day 6 醫治麻風病人   2020年自2月起,新冠狀肺炎蔓延全球,奪走很多人的寶貴性命。因此被診斷確診的病人都需要被立刻深度治療,甚至有接觸過人也需要被隔離,觀察。因為這病不單是大流行,更是迅速傳染。 在新約時代,若是有人染上麻風病更是如此。 為了堅守舊約的律法 ( 利未記13章45節-46節:“ 45  「身上有長大痲瘋災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髮,蒙著上唇,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  46  災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便是不潔淨;他既是不潔淨,就要獨居營外。」  ) , 所以為了避免沾染麻風病的污穢,群眾會向痲瘋病人丟擲石塊,以防止他們接近。倘若街上有痲瘋病人,拉比是 不會吃那條街上買回來的東西。甚至 有大痲瘋病的人,不管去到哪裡都要叫:“不潔淨了,不潔淨了”,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髲,蒙著上唇,讓人一看到就認出而且遠遠避開;他必須被驅趕遠離社區,遠離人群。所以 當時患上 痲瘋病的人都被當成絕症,真的是生不如死。 今日的經文及提到,有個麻風病人來求耶穌潔淨他。對這位麻風病人來說,我相信,他到耶穌的跟前已經是極大的嘗試。因為一般的拉比,文士或是法利賽人會遠遠就跑離他。但是我們看到耶穌不單沒有離開,反而還為他 動了慈心 ,並且做了猶太人不會,不敢,甚至不願做的事情:那就是伸手摸他。這個舉動是顛覆了猶太人對傳統和律法看法。 這個大麻風病人在尋求耶穌的時候所說的話就告知我們,他其實是在一個試探的情況。他向主說:“ 「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這位麻風病人想必應該是非常擔心主耶穌可能會拒絕他,甚至立刻跑的遠遠的。但是他應該會被耶穌接下來的動作嚇到,那就是耶穌不但是願意接近他(一個在宗教上不潔淨,加上是會傳染他人的麻風病人),耶穌更是觸摸他,最後叫他得潔淨。馬可是要讓讀者看到主耶穌的事奉超越了傳統,律法,甚至就連猶太人覺得不可醫治的大麻風,耶穌都有能力醫治。 不過耶穌吩咐他按照摩西的律法去見祭司,行了所有的需要的禮儀,就可以回到社區內繼續生活。而且耶穌也是特別吩咐他不 可張揚。只是我們看到這個痊癒的病人卻把事情傳開。這樣反倒讓耶穌不能再公開的進城傳道,反而只能到曠野地去。主耶穌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不是要來被擁戴,而是來把神國的福音傳開。 社會是現實、冷漠的,常棄絕生病、無助的窮人;但耶穌是富有恩慈與能力,世人所唾棄的,耶穌不輕看!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