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經歷耶穌》第三十九天(上):罪人悔改,是誰的責任?




點擊聽播客:

路加福音15章是由三個比喻組成,原本今天的經文安排是由1-32節。但是由於篇幅過長,今日我們會先探討1-10節,而明天再詳細的考察11-32節,《浪子回頭》。

我們得知這整件事情的開始是因為耶穌在安息日去了一個法利賽人領袖的家吃飯。而他們就藉著一個病人來窺探耶穌。因此耶穌在14章裡責備這些宗教領袖,不要以為他們的身份地位是進入神國的確據,恐怕到最後反而是那些被排除在外的弱勢群體才是神國的賓客。然後,耶穌也要求跟隨祂的人要決志,以犧牲的心態來跟從祂。若是他們一心只想來湊熱鬧,耶穌說不如就此罷了,免得日後不上不下,被人笑話。在教導的結尾,14章35節,耶穌說了這句「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因此在15章的一開始,在跟隨耶穌的群眾中有一群罪人和稅吏就挨近了耶穌,因為他們「要聽祂講道」。罪人和稅吏在以色列人中是非常被歧視的一群,稅吏幫助羅馬侵略者收稅,從中牟利的人;以色列人對他們恨之入骨。而罪人指那些不遵守律法的人,比如在安息日工作的人、與外邦人為伍的人或是妓女。因著身份,這個群體在群眾中被藐視和遺棄,就算同樣身為猶太人的他們,卻很多時候被趕出會堂,因為會堂的領袖和宗教師覺得他們會玷污崇拜上帝的聖所。法利賽人,拉比和文士為了保持自己在宗教上“聖潔”,他們對自己每天接觸的人都很小心。所以若是他們在街上遇見罪人和稅吏,他們會立刻掉頭就走,或是遠遠的就責備他們。所以這個特殊群體,我們可想而知他們的生活是如此的艱難。他們除了不像麻風病人那樣被趕出城市以外,其實他們在城內是寸步難行的。


因此從第2節,法利賽人和文士因為耶穌接待罪人和稅吏,他們就彼此議論。因為身為一個宗教導師,拉比應該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免得招人話柄,甚至沾染了這些罪人的“污穢”。



耶穌就針對法利賽人和文士的議論來設了三個比喻來教育他們。這三個比喻都有不同意義,首先兩個耶穌要告訴他們,上帝對罪人的真正的看法。而第三個比喻,耶穌就是直接挑戰法利賽人和文士。耶穌要他們自己做決定,到底要如何去滿足上帝的心意。


由於篇幅的關係,今天我們會把焦點放在1-10節,也就是第一和第二的比喻:《失羊和失錢的比喻》。



失羊的比喻就說到,一個人有一百隻羊,其中一隻走迷了。這個人就撇下其餘的九十九隻羊,而去找那迷失的羊。有人看了就會覺得這個牧羊人似乎不太有智慧,隨便撇下99只,萬一他去尋找時,著99只羊被狼攻擊,或是亂跑,牧羊人豈不是得不賞賜嗎?其實我們要來理解耶穌的比喻,一般主耶穌設比喻只有一個教導。所以其餘的細節並不是祂要強調的,不過就算我們要來過問關於這個牧羊人的做法。其實在那個年代,通常牧羊人都是結群去放牧,所以當這個牧羊人去尋找迷羊,他一定會把羊託付給他的夥伴。5節記載:  5找著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裡。這比喻耶穌主要是要說明,找到迷羊才是牧人最大的喜樂。


接著下來就是《失錢的比喻》。耶穌說,有個婦人有十塊錢,失掉了一塊錢。她就打掃房子,仔細的尋找,找到了就和朋友歡喜快樂。你可能會覺得,才一塊錢為什麼要這麼在乎?

古希腊银币Drachma,即路十五8妇人所丢失的一块钱,相当于一天的工资。

這裡的「一塊錢」在希臘原文是希臘銀幣Drachma,相當於羅馬的一錢銀子(Denarius),大約是當時工人一天的工資(太二十2),數目不大。但是對於一個婦人來說,就價值非凡。因為當時的婦女是不能夠出外工作賺錢的。因此一塊錢一文錢都可能是她僅有的財富。所以失了錢,她就只能細細的尋找,直到找到為止。古時猶太人的房子通常沒有窗戶,或窗戶極小,在室內泥地上尋找一個銀幣必須「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



你可能會問,若是她們不能在外工作,這錢是從哪裡來的?原來在一個婦人在出嫁的時候,她的頭飾會用銀幣來當裝飾。她們會用10個錢幣連起來像一條鏈子綁在頭髮上這些的錢可以是嫁妝,也是一個婦人僅有的財富。而這個陪嫁的錢是受律法保護的,除非是這個婦人自己願意使用,不然就連她丈夫也不能隨便動用。因此很多小女孩從小就開始為這個頭飾的錢幣而儲蓄為著出嫁時作為嫁妝用。如果丟了一個的話,當然非常之心急,希望盡快找回。所以當她找著了失錢的時候,那個失而復得的歡喜心情可想而知。她不只是自己快樂,還叫朋友鄰舍來一起歡樂。


失羊被尋回時,第7節:“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失錢被尋回時:“10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我們來看看,從一隻羊和一塊錢,雖然價值是從大到小,因為一只羊確實比一塊錢更有價值。但是在失主來說,都很重要,因此找到了,他們都很快樂。所以《失羊失錢的比喻》就是要強調的是失而復得的價值和喜樂。如果有一個罪人悔改,是被恢復的價值,而且天上也要為他歡喜。



我們都會覺得這段經文是要講罪人要悔改,這樣天上就會很快樂。其實耶穌要說明的恐怕有更深層的意思。是的,這段經文雖的確是說到罪人的悔改,但始終這個比喻是因為法利賽人和文士議論耶穌而引發的,因為他們是要跟罪人稅吏保持距離的人。耶穌就針對法利賽人和文士這樣態度來設這些比喻。


讓我們來注意這比喻的細節,耶穌是說4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耶穌是問他們:“你們中間誰有...其實耶穌是在問法利賽人和文士,若是他們的羊不見了,他們一定會去找回來。為什麼耶穌要如此說呢?第一,他們當時是社會的權貴,很多都是擁有羊群的。還記得耶穌在14章5節問他們:「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裡,不立時拉他上來呢?」 ,就是這些法利賽人,文士都是擁有這些性口為財富的。因此耶穌是問他們,若是他們自己的羊走丟了,他們一定會想辦法找回來。第二,身為民間的宗教領袖:法利賽人,文士,拉比,他們都在屬靈的意義上是牧羊人。大衛的詩,詩篇23篇就以耶和華是以色列人的牧羊人。而這些宗教領袖就被賦予屬靈牧羊人的職分。所以在14章5節和15章4節,耶穌用“你們中間誰有...”就是指明這些宗教領袖,尋找失羊是他們的責任。



這樣來看,法利賽人和文士即為群眾的牧羊人,而且耶穌也說明罪人悔改的重要,而且這是叫天上歡喜的工作。那麼請問要尋找迷失的罪人的責任是誰的呢?當時是這些宗教領袖的責任,可是他們非但沒有引導罪人,稅吏悔改,還處處為難和趕絕他們。禁止他們入會堂,在大街小巷大聲責備他們,讓他們離上帝越來越遠。現在,耶穌,神的兒子,以色列的好牧人來了,祂到迷失的羊中引導他們,結果他們處處試探,還私下彼此議論。他們可否知道他們正在阻攔上帝的工作。


要悔改的不僅僅是這些罪人,現在耶穌是直接指著這些宗教師,他們也是要悔改,回到上帝本來要他們做的事上。就是牧羊以色列,尋找失喪的靈魂,引導他們回到神的國度。

 

路加福音15章1節-10節

1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 2  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 3  耶穌就用比喻說: 4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 5  找著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裡, 6  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 7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8  「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直到找著嗎? 9  找著了,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 10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评论

  1. 感謝主,把我這隻迷羊尋找回來,作我的好牧人,我是何等幸運!願主耶穌加力給我,使我能做一個牧羊人,尋找失喪的靈魂,引導他們回到神的國度。Amen!

    回复删除
  2. 感谢主,迷失中给了我诗篇23,向我显现要做我的牧羊人把我带回主的身边!赞美神!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天天禱告:第兩百四十一天

2021年8月31日 天天禱告 :第兩百四十一天 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 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 他們的燔祭和平安祭, 在我壇上必蒙悅納, 因我的殿必稱為 萬民禱告的殿。 以賽亞書56章7節 多禱告多有力量! 點擊進禱告庫 點擊聽禱告: 天天禱告:早禱 天天禱告:晚禱

天天禱告:第兩百四十天

  2021年8月30日 天天禱告 :第兩百四十天 耶和華聽了我的懇求; 耶和華必收納我的禱告。 詩篇6篇9節 多禱告多有力量! 點擊進禱告庫 點擊聽禱告: 天天禱告:早禱 天天禱告:晚禱

《認識耶穌》Day 6 醫治麻風病人

點擊聽播客: Day 6 醫治麻風病人   2020年自2月起,新冠狀肺炎蔓延全球,奪走很多人的寶貴性命。因此被診斷確診的病人都需要被立刻深度治療,甚至有接觸過人也需要被隔離,觀察。因為這病不單是大流行,更是迅速傳染。 在新約時代,若是有人染上麻風病更是如此。 為了堅守舊約的律法 ( 利未記13章45節-46節:“ 45  「身上有長大痲瘋災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髮,蒙著上唇,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  46  災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便是不潔淨;他既是不潔淨,就要獨居營外。」  ) , 所以為了避免沾染麻風病的污穢,群眾會向痲瘋病人丟擲石塊,以防止他們接近。倘若街上有痲瘋病人,拉比是 不會吃那條街上買回來的東西。甚至 有大痲瘋病的人,不管去到哪裡都要叫:“不潔淨了,不潔淨了”,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髲,蒙著上唇,讓人一看到就認出而且遠遠避開;他必須被驅趕遠離社區,遠離人群。所以 當時患上 痲瘋病的人都被當成絕症,真的是生不如死。 今日的經文及提到,有個麻風病人來求耶穌潔淨他。對這位麻風病人來說,我相信,他到耶穌的跟前已經是極大的嘗試。因為一般的拉比,文士或是法利賽人會遠遠就跑離他。但是我們看到耶穌不單沒有離開,反而還為他 動了慈心 ,並且做了猶太人不會,不敢,甚至不願做的事情:那就是伸手摸他。這個舉動是顛覆了猶太人對傳統和律法看法。 這個大麻風病人在尋求耶穌的時候所說的話就告知我們,他其實是在一個試探的情況。他向主說:“ 「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這位麻風病人想必應該是非常擔心主耶穌可能會拒絕他,甚至立刻跑的遠遠的。但是他應該會被耶穌接下來的動作嚇到,那就是耶穌不但是願意接近他(一個在宗教上不潔淨,加上是會傳染他人的麻風病人),耶穌更是觸摸他,最後叫他得潔淨。馬可是要讓讀者看到主耶穌的事奉超越了傳統,律法,甚至就連猶太人覺得不可醫治的大麻風,耶穌都有能力醫治。 不過耶穌吩咐他按照摩西的律法去見祭司,行了所有的需要的禮儀,就可以回到社區內繼續生活。而且耶穌也是特別吩咐他不 可張揚。只是我們看到這個痊癒的病人卻把事情傳開。這樣反倒讓耶穌不能再公開的進城傳道,反而只能到曠野地去。主耶穌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不是要來被擁戴,而是來把神國的福音傳開。 社會是現實、冷漠的,常棄絕生病、無助的窮人;但耶穌是富有恩慈與能力,世人所唾棄的,耶穌不輕看!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