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繼續耶穌對門徒的教導。前一章關於「神國降臨」、人子顯現的教導之後,耶穌接續就教導門徒禱告的功課。耶穌在18章中引用了幾個比喻來,首先1-8節,耶穌就用《不義的官和寡婦》的比喻來教導門徒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路加福音中多次的提及寡婦,(二章37-38節,四章25-26節,七章11-17節,十八章1-8節,二十章45-47節和二十一章1-4節),比起其他的福音書,路加對寡婦的記載是最多的。因為寡婦可說是當時社會中最貧窮也是最無助的人。而耶穌在自家鄉對百姓的自我宣告:四章18-19節:“18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 19 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因此照顧弱勢群體不只是耶穌在教訓中吩咐門徒所執行的服事。在耶穌復活升天以後,使徒行傳記載初代教會建立時,最主要的工作是照顧窮人,而寡婦也在其中受惠的一群。
因此今天的比喻,耶穌就要以《不義的官和寡婦》來教導門徒關於禱告的功課。2 說:「某城裡有一個官,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 3 那城裡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裡,說:『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這比喻裡頭給我們看到兩個人物,一個是城裡的官,另一個就是寡婦。
當時羅馬政府除了稅吏以外,也有在民間設立一些政府機關,也委任了一些當地人為官員。這些官員基本上只是在日常替百姓處理政府事務和民間糾紛。當時就是會在市集設立一些臨時帳篷,之後就在裡面斷事。根據一些史記記載,這些官員有的時候會收取報案者的禮物才會受理案件。因此耶穌說的這個官,雖然沒記載是否他是個收取賄賂的官,但他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因此要他在民間行公義和好憐憫恐怕很難。
第3節: 那城裡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裡,說:『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寡婦顧名思義就是死了丈夫的人。當時在重男輕女的猶太社會,寡婦可說是屬於社會階層中非常低下的人物。因為當時的社會只是允許男人可以工作,加上婦女都需要留守家中。若是一個女人丈夫去世以後,她們是失去了收入的來源。加上若是她又是個沒有孩子的寡婦,她丈夫遺留的產業也不能歸她,而是要歸給她丈夫家的兄弟。所以當時的寡婦也可以像征貧窮無助的人們。經文中說到,這個寡婦有個對頭,她有冤要申。於是就去找這個官,希望他可以為她申冤。從她自己去找官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寡婦應該是沒有孩子的孤苦伶仃的人。因為去告官一般都是只有男人才可以去,所以這時這個寡婦既然會親自去找官,就表示她已經落到了無能為力的地步。
耶穌說,“他多日不准。後來心裡說,我雖不懼怕上帝,也不尊重世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她伸冤吧。免得她常來纏磨我。”耶穌說的這個寡婦確實是含冤,所以她去求了多日,都不被這個官準。但是這個不怕神也不尊重人的官,多日面對寡婦的纏繞,終於受不了而替她申冤。
首先,寡婦是屬於當時的社會中最弱勢的群體,而她所求告的對象是一位不義的官。而寡婦所求的求的並不是得著甚麼個人利益,而是求掌權者為她伸冤。上帝賦予領袖的權力就是為了要為百姓謀求福利,替百姓伸冤本來就是政府官的職責。
耶穌在比喻之後強調神也會為「晝夜呼籲他」的「選民」伸冤,“7 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 ”神的選民在當時就好像寡婦般的弱勢群體。他們被對頭欺負,心裡含冤。但是選民所求告的對象不是個不義的官,而是公義的神 。百姓「 呼籲他」的意思是「求救」,而「 選民」則是舊約用詞 ,兩者皆有強調神子民對末世的盼望, 他們期待神在痛苦中的拯救。
若是我們看回上文,也就是17章結尾說到耶穌說到神國的降臨,而接著18章一開頭就說到要恆切禱告,因此耶穌是要藉著這個比喻提醒門徒,要迫切的為神國降臨來禱告。可見比喻的重點並不關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祈求,特別是為個人物質而求的禱告。因為17章結尾,耶穌就藉著羅得的妻子來提醒門徒說要撇下物質的需求,而是奔去神的國度。而18章的這個比喻更是要信徒在期盼應許得應驗期間恆切的禱告,不要灰心。
耶穌在最後卻說 :「然而人子來的時候,在世找得到這種信心嗎?」這句話就反映出了當時的以色列人對耶穌的回應。我們若是去細看,耶穌出來傳神國的福音,確實因為有神蹟奇事,和醫病趕鬼吸引了很多群眾。但是到了後期,耶穌就被祂的仇敵冠上“靠鬼王趕鬼”,“貪酒好食”或是“破壞律法”的標籤。反觀耶穌在撒瑪利亞人,外邦人(格拉森被鬼附的人,迦百農的百夫長)中,祂驚訝他們的回應和信心。耶穌當時向著門徒詢問,如今這樣的信心在你們當中有嗎?耶穌在他即將要成就神國的時候(受苦受難之時),我們知道,門徒在客西馬尼園睡著了,被捕時,門徒逃跑了...耶穌的詢問是如此的真實也是如此的悲哀。
因此有些信徒會誤以為這個比喻是說:“看哪! 寡婦是因為死纏爛打的求,以致最後這個不義的官在沒有辦法下,只能滿足寡婦的心願”。所以信徒的禱告也應該如此,我們也要不斷纏繞神,一直到心願達成為止。這個比喻就是耶穌教導人禱告的態度就是像上帝死纏爛打,糾纏不清,這樣就可以讓上帝應允我們的禱告。就如一個孩子因為父親不給他買玩具,然後他在超市內大哭大鬧,死纏著不放手。最後父親只有屈服在他的哭聲下,給他買玩具。我們從不能以禱告去搖動上帝的手,叫上帝屈服在我們的祈求上。
7 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耶穌要我們明白,上帝必定會為祂的選民申冤,們乃要為著神的拯救而祈求,為著信徒的等待而求主憐憫。因此耶穌強調信徒在等待主再來、得著最終救贖時的應有態度,這也延續了上文17章結尾關於耶穌論到人子再來的教導一致。
路加福音18章1節-8節
1 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2 說:「某城裡有一個官,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 3 那城裡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裡,說:『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 4 他多日不准。後來心裡說:『我雖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 5 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他伸冤吧,免得他常來纏磨我!』」 6 主說:「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 7 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 8 我告訴你們,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然而,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
靈程反思:
- 你何時會想要放棄禱告?這個比喻如何鼓勵你不要灰心?
- 思想耶穌在這段經文裡最後的提問:“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麼?”(8節)請分享你的看法。
1.在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或者对人对神失望的时候,我真的放弃过祷告。一直以来自己对祷告的心态就是有事才来求靠神,这个心态真的要不得。但是这个比喻让我知道,不管事情发生了什么地步,或许事情已经好转,我们依然要来到神的面前祷告。这是我最近学习着的祷告心态。
回复删除2.“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么?”我真的不敢说人子再来的时候,是否有这样的信德。毕竟我自己也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成为那个信德的人。但是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像那时候的外邦人一样,有这么大的信心!
TFLau 刘道辉
回复删除1.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棄禱告。 因为我知道上帝是个信实的上帝,祂从不会抛弃祂的儿女。這個比喻是个很好的例子鼓勵我们不要灰心。
2. 思想耶穌在這段經文裡最後的提問:“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麼?”(8節)我的看法是耶稣是在挑战世人能守得住信德的品格直到祂的到来吗?
1.你何時會想要放棄禱告?這個比喻如何鼓勵你不要灰心?
回复删除有時在禱告很久都沒有蒙應允時,會灰心,不過不會放棄禱告,會繼續等待神的回應。這個比喻鼓勵了我,神是按祂的時間和旨意去成就禱告的。
2.思想耶穌在這段經文裡最後的提問:“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麼?”(8節)請分享你的看法。
耶穌的意思就是要我們持守這種信德直等到祂再來。
1. 撒旦的攻击和自己肉身的软弱会造成基督徒想要放弃祷告。这个比喻让我坚信神的公义必定来到,不是不到,是时辰未到,必要耐性等候。
回复删除2. 直到耶稣再会来,世人要坚守等候主必再来审判的信念,自己不要犯罪也不自己伸冤,耐性等候神必为我们伸冤。感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