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經歷耶穌》第四十四天(下):從得醫治到得拯救

耶穌繼續祂朝向耶路撒冷的路程。11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 12-13節說到:12  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的站著, 13  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 。


麻瘋病也稱為漢生病(英語:Leprosy),主要是由麻風桿菌與瀰漫型痲瘋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感染初期並不會出現症狀,潛伏期可達5至20年。該疾病會在神經系統、呼吸道、皮膚與眼部出現肉芽腫,導致患處失去痛覺感知的能力,常造成四肢反覆損傷而需部分截肢,也可能出現虛弱與視力變差的症狀。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

利末記十三章講述到患有痲瘋病的人是不潔淨的。而且此病症也會傳染,所以患病者必須要實施隔離,那就是被驅逐出村子或是城牆外。倘若他病癒了,他需要找祭司來檢查和正式宣告他的潔淨。這樣才可以重新回到村子裡過正常的生活。

經文說到,耶穌進了村子,這個村子很可能就是痲瘋村。因為經文說這10個痲瘋病人是迎面出來,但是他們知道自己的病症,所以不敢靠近耶穌,只能遠遠的站著祈求祂。這十個高聲呼喊的病人中有一個是撒瑪利亞人。


“13  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這邊,他們求耶穌可憐他們。可憐這個字在原文意指“憐憫有需要的人”。我們若是看上文,在16章24節,那個在陰間受苦的財主也是這樣呼求亞伯拉罕,可憐他。這個字也就是那些要從肉身的痛苦中得到舒適和解放的人的祈求。

耶穌在加利利傳道也有一段時間,祂的醫治和神蹟事蹟可說傳遍了加利利,甚至到了撒瑪利亞。。因此當他們得知耶穌來了,他們就求祂,因為痲瘋病,他們不能直接接近耶穌。所以他們只能在遠處呼籲。從他們說的可憐我們吧”,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痲瘋病人的無助,和他們對主的迫切。這些患麻風病的人,無論是在猶太境內,或是撒瑪利亞境內都是不受歡迎,到處被驅趕的人。他們也只能留在這個邊界的村子。

他們的身份比起15章裡面的稅吏和罪人更加卑賤。稅吏和罪人是被社會輕看和被邊沿的一群人。但是痲瘋病人是比他們更加悲慘,他們是被社區驅趕出來的人。這十個人只能相依為命的住在這個村子裡。在這10個痲瘋病人當中既然還有一個異類,那就是有個撒瑪利亞人。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這九個猶太人是否有歧視或是排擠這個撒瑪利亞的痲瘋病人。但是因為猶太人一向來都視撒瑪利亞人因這血統和傳統不純正,所以看他們為不潔淨的族群。所以這個撒瑪利亞的麻風病人可說是個在不潔淨群體中的不潔淨的人。



14  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 15  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

第14-15節隱含着兩個「看見」:「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檢查。這裡的看見有一些意思:「看見」在舊約裏時常出現。看見代表着一份認同。上帝創造世界時,上帝看見,就為之是好的。看見亦代表着一份關顧。在出埃及記摩西遇見上主時,上主呼召摩西,告訴他:「我確實看見了我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因着這份認同和關顧,耶穌的看見就有深層的意義。耶穌看到,祂更是知道這些人的苦難,他醫治他們,亦因着這份認同和關顧。

耶穌看見,耶穌進入,耶穌醫治。因此現在這一趟路,很有可能是耶穌刻意去的。

若我們從上文來看,14章,耶穌說到神的大宴席要迎接弱勢群體,瞎眼的,瘸腿的,殘廢的,都被邀請到宴席中。15章,耶穌也說到天父也歡喜接納悔改的罪人和稅吏,《浪子回頭》的比喻還說到父親還為這個悔改的小兒子宰了肥牛犢。

因此今天的經文,耶穌就在這個地方,就是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的邊界上,醫治這一群“不潔淨”的人,以神的愛來打破了多重的隔膜。

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一向不相往來。路加記載到耶穌卻在加利利和撒瑪利亞的邊界,“進入”他們的地方。耶穌的到來緩解了民族間的隔膜。

其次,在路加福音9章,耶穌和門徒就曾因為路過撒瑪利亞而被撒瑪利亞人拒絕接待過。52便打發使者在他前頭走。他們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要為他預備。 53那裡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 ”。這件事還讓使徒約翰要禱告求天降火滅村。所以我們估計,那一趟的旅程應該是火爆味十足。可是耶穌卻非但不記仇,還願意特意經過此處來施行醫治。耶穌是要打破了人與人最極端的隔膜,那就是仇恨的隔膜。

最後,耶穌的到來,讓痲瘋病人得痊癒,祂更是破除了潔淨與不潔淨的隔膜。猶太人之所以要隔離麻風病人,不只是這個病會傳染,而且也無藥可救。更加讓猶太人恐懼的是,痲瘋病也是在信仰上屬於不潔淨的。因此耶穌願意主動去服侍,甚至接觸當時被社會上認為不潔淨的人。

十個痲瘋病人的反應與耶穌的主動正好形成一種反差。耶穌是主動進去,他們卻遠遠地站着,只能「高聲」地祈求耶穌的憐憫。這是一副叫人心酸的畫面,他們是最需要耶穌的人,但因著律法的規定,傳統的限制,他們只可以在遠距離的呼求神。因此耶穌的“進來”這個村子,就讓我們看到神的愛與憐憫。耶穌是主動進來,祂的到來不但破除這些種種的隔離障礙,祂的到來更是叫這些不潔淨的得潔淨。

對比上文,這些痲瘋病人因著律法與條文的限制,他們被隔離在人群以外。他們在遠處呼籲,但是神卻是主動接近。以接觸,憐憫和醫治臨到他們中間。反觀從14章到16章的那些宗教領袖們,他們既是律法與條文的老師,不只是處處試探,窺探神,最後不只自己拒絕神,還攔阻其他人去接近上帝。所以難怪耶穌說這些絆倒人的人有禍了!

14  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

耶穌一看見他們,就叫他們去給祭司檢查看。耶穌並沒有說他們已經得到醫治,或者將會得到醫治,而是直接要他們去找祭司檢查。經文也說:他們正去的時候就潔淨了。似乎耶穌的醫治是在他們正要去找祭司的時候就痊癒了。而且這個痊癒是可見的,也就是病人是可以明顯的感受以及看到病得醫治。所以15其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給上帝。」十個病人只有一個沒有繼續趕路去見祭司。他一看見痊癒就迴轉向耶穌,他大聲歸榮耀給上帝,並且還“16 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祂。”這裡出現了另一個看見,也就是第二個看見,出現在第15節「其中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這一份「看見」帶出了特別的神學意義。這病人究竟看見了甚麼?第一,是他看見了自己身上的改變,看見了病得到醫治。第二,他更看見上帝在他身上的作為,為此他回來大聲歸榮耀給上帝。第三,他看見這份榮耀是透過耶穌臨到他的生命裏,因此16節說他「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16節後半部非常有趣。路加記載說:“这人是撒玛利亚人。”這裡是要帶出一個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那就是撒瑪利亞人向猶太人感謝,這是猶太人的世仇,有點像現在的韓國人與日本人那樣,或者帕吉斯坦和印度。或者現今的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一樣。撒瑪利亞人是最不可能回來,反而那9個猶太人才是最有可能的回來的。路加的記載“這是個撒瑪利亞人”和耶穌這裡說提出的“另外9個”,其實是非常諷刺的。這個撒瑪利亞人不但回來道謝,他還讚美與敬拜耶穌。

反觀,其餘的猶太人是按利末記的要求,去找祭司檢查。因為按照律法,只有祭司的宣告才能讓他們在儀文上被認為潔淨。那九個人其實沒有做錯,畢竟他們是順著耶穌的吩咐而行。只有祭司的認可,他們才能重新回歸社會。

可是這這個撒瑪利亞人卻突破了這個宗教制度,他看見自己好了就回轉找耶穌。即是看見自己的痊癒,其實就知道(相信)自己已經潔淨,而不再需要祭司的認證,而是依靠自己的「信」。

另外,舊約時代上主的榮耀與恩典亦是透過這個宗教制度彰顯,人需要到聖殿,或是會堂來讚美與敬拜上帝。但撒瑪利亞人的及時反應是認為榮耀恩典是透過耶穌而來,也代表着耶穌在他的心目中已經超越了建築物,甚至超越祭司為首的制度。這個撒瑪利亞人是完全把這一切拋下,而是直接先讚美榮耀上帝,敬拜感謝耶穌。


所以當撒瑪利亞人回來榮耀上主後,耶穌就對他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信」一字在現代人的理解中多會認為是「信心」「自信」,亦即是說當這病人有「信心」得到醫治,他就會得到醫治。

在14節  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經文很清楚的說到,這十個人都在去的時候得潔淨的。他們都沒有懷疑耶穌的話,所以全部人都得到醫治。只是其他9人沒有回來而已。17節: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那裡呢? ”但是這裡只有回來的這個撒瑪利亞人耶穌說:他的信救了他。

在新約時代,「信」的希臘文是πίστις,所着重的是人與上帝的關係。耶穌對這十個人的醫治是肉體上的痊癒,但是這個撒瑪利亞人回來感謝而得到救贖。

因為他把跟耶穌的關係視為優先。耶穌對他來說更勝過這些宗教的條文,儀式,甚至祭司的宣告。他是把專注全權放在耶穌身上。因為他知道祭司能夠宣告他潔淨,但是不能醫治和潔淨他。唯有耶穌才可以成就醫治好潔淨。真正的整全的意義來自撒瑪利亞人對敬拜的回應,感恩和敬拜,這就是信心整全的表現。


路加福音17章11節-19節

11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 12  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的站著, 13  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 14  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 15  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 16  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瑪利亞人。 17  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那裡呢? 18  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 19  就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评论

  1. 有几个健康的人愿意特意的進入有麻风病人的村子呢? 大多数人虽然心里可怜生病的人, 可是却不能克服恐惧。 只有耶稣愿意为我们做这些事。两千多年前一直到今天, 也只有耶稣还不放弃我们这些罪人。
    感恩, 还是感恩。

    回复删除
  2. 感谢神,不仅仅医治了我们身体上的病痛,同时也拯救我们灵里的生命。最近面对了一些问题,健康上的问题和经济上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相信耶稣可以拯救我们,我相信问题耶稣都会亲自为我们来解决。

    回复删除
  3. TFLau 刘道辉
    因没有题目我就说我的看法吧。世上的人都懂的求救,求怜悯,求开恩。但是做感恩,回报或回馈的事就不会了。就如这十个痲疯病人,得了医治,只有一个撒玛利亚人回来感恩与赞美耶稣。他们的心去了哪?

    回复删除
  4. 人人都會求救,但不是人人都會感恩,這個撒瑪利亞人雖然是個不潔淨的外邦人,甚至是猶太人的世仇,但他卻懂得感恩,並且因著相信、感謝耶穌而得救。人們常覺得所擁有的幸福都是必然的,別人的幫助是應當的,尤其是現在香港的孩子,家裡有工人姐姐為他們打點一切,學校老師又照顧周到,他們不但不懂感恩,更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真的是連垃圾也不願意自己扔,把垃圾塞給工人姐姐或老師解決。香港現時這種教育實在無法教出懂得感恩的人。

    回复删除
  5. 主若愿意,能使我们肉体的病痛得洁净,但是更重要的是唯有主能医治我们的灵魂得救,的释放,得永远的医治,得永生,肉体终究会毁灭,但是灵魂若得神拯救,永远不会灭亡。人人都应该看重灵魂的拯救。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認識耶穌》Day 6 醫治麻風病人

點擊聽播客: Day 6 醫治麻風病人   2020年自2月起,新冠狀肺炎蔓延全球,奪走很多人的寶貴性命。因此被診斷確診的病人都需要被立刻深度治療,甚至有接觸過人也需要被隔離,觀察。因為這病不單是大流行,更是迅速傳染。 在新約時代,若是有人染上麻風病更是如此。 為了堅守舊約的律法 ( 利未記13章45節-46節:“ 45  「身上有長大痲瘋災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髮,蒙著上唇,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  46  災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便是不潔淨;他既是不潔淨,就要獨居營外。」  ) , 所以為了避免沾染麻風病的污穢,群眾會向痲瘋病人丟擲石塊,以防止他們接近。倘若街上有痲瘋病人,拉比是 不會吃那條街上買回來的東西。甚至 有大痲瘋病的人,不管去到哪裡都要叫:“不潔淨了,不潔淨了”,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髲,蒙著上唇,讓人一看到就認出而且遠遠避開;他必須被驅趕遠離社區,遠離人群。所以 當時患上 痲瘋病的人都被當成絕症,真的是生不如死。 今日的經文及提到,有個麻風病人來求耶穌潔淨他。對這位麻風病人來說,我相信,他到耶穌的跟前已經是極大的嘗試。因為一般的拉比,文士或是法利賽人會遠遠就跑離他。但是我們看到耶穌不單沒有離開,反而還為他 動了慈心 ,並且做了猶太人不會,不敢,甚至不願做的事情:那就是伸手摸他。這個舉動是顛覆了猶太人對傳統和律法看法。 這個大麻風病人在尋求耶穌的時候所說的話就告知我們,他其實是在一個試探的情況。他向主說:“ 「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這位麻風病人想必應該是非常擔心主耶穌可能會拒絕他,甚至立刻跑的遠遠的。但是他應該會被耶穌接下來的動作嚇到,那就是耶穌不但是願意接近他(一個在宗教上不潔淨,加上是會傳染他人的麻風病人),耶穌更是觸摸他,最後叫他得潔淨。馬可是要讓讀者看到主耶穌的事奉超越了傳統,律法,甚至就連猶太人覺得不可醫治的大麻風,耶穌都有能力醫治。 不過耶穌吩咐他按照摩西的律法去見祭司,行了所有的需要的禮儀,就可以回到社區內繼續生活。而且耶穌也是特別吩咐他不 可張揚。只是我們看到這個痊癒的病人卻把事情傳開。這樣反倒讓耶穌不能再公開的進城傳道,反而只能到曠野地去。主耶穌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不是要來被擁戴,而是來把神國的福音傳開。 社會是現實、冷漠的,常棄絕生病、無助的窮人;但耶穌是富有恩慈與能力,世人所唾棄的,耶穌不輕看!就如

《認識耶穌》Day 7 接受罪得赦免

點擊聆聽播客: Day 7 接受罪得赦免 第二章開始,馬可就讓我們看大耶穌的事工不再像是剛開始那樣受歡迎。因著祂的名聲,甚至祂所說所做的讓當地的領袖(可1:22 眾人很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不滿,也可能是這樣,2章就提到聽耶穌的講道的群眾中有幾位的文士。但是他們並沒有因為耶穌而歡欣,反而開始質疑祂的工作。 耶穌時代的房屋,屋頂一般是平的,而且有樓梯在側邊上去。頂上可以曬魚或農作物的用途 耶穌再次的從加利利回到迦百農,這一次的回來就吸引很多人,耶穌講道的地方都被擠滿,甚至要進去也困難。可能就是因為耶穌曾在會堂的趕鬼,或是在西門的家門前的事奉。迦百農人對耶穌的再次到來非常的熱烈。當中也包括了一個攤子,這一位的攤子可能因為行動不便,錯過了耶穌。這一次,他被四個人帶來,盼望可以得到耶穌的幫助。可惜因為人多,他們不能進去,也沒有人讓路給他們進去。所以這四位抬攤子的人,竟然爬上耶穌所在的屋子,把樓頂都拆掉。從上到下把攤子縋下去給耶穌。其實從表面來看,這四位仁兄,做事似乎太過魯莽,或是過於著急。因為他們沒有必要把人家的房子拆了,他們或許可以等耶穌講完道,才見耶穌。 但是他們卻在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些,心裡就只是要把攤子帶到耶穌的面前,因為他們相信耶穌是必然會醫治他的。所以我們看到第5節說到:“ 耶穌看見他們的信心,就對攤子說:“孩子,你的罪赦了。 ””。顯然的,這四位抬攤子的人是絕對相信只要把攤子帶到主面前,耶穌肯定會醫治。因此就算得罪他人,哪怕是把人家的屋頂都拆了,也都要把攤子交給耶穌。 結果,就因耶穌對攤子說:“你的罪赦了”讓在場的文士覺得不妥,還彼此議論耶穌說這話的權柄。說到權柄,我相信也是因為如此,這幾位的文士才來聽耶穌的講道。第一章已經說了,耶穌初次到迦百農會堂講道就讓眾人驚訝,而且眾人還覺得耶穌比他們的文士還有權柄。接著耶穌在那時所作的,更是證明祂的權柄的確是千真萬確的,耶穌在會堂中趕出一隻污鬼,在西門家裡醫治一個病人(西門岳母)到晚間合城的人都來,耶穌醫病趕鬼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卻在這個時候,他們心裡質疑耶穌的權柄。第6-7節:“ 6 有幾個文士坐在那裡,心裡議論, 7 「這個人為什麼這樣說呢?他說僭妄的話了。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他們不但議論,而且還坐著議論。那就表示,這些文士跟那些在屋子裡的群眾一樣,全部都找到好位置,要“聽

2月14日:預備心靈的開端:聖灰日啟程(預苦期第一日) 聖灰日 #天天禱告

預苦期禱文 早禱 晚禱 預備心靈的開端:聖灰日啟程 大齋期的到來象徵著一場心靈的冒險,而這場旅程的開始就是聖灰日。在這一天,我們受著灰燼的標記,踏上了一段充滿反思、悔改和期待的旅途。讓我們一同來預備我們的心,投入這個特別的開端。 聖灰日的意義 聖灰日標誌著大齋期的開始,一段為期40天的時光,讓我們更深入地反思我們的信仰、生活和與神的關係。這一天,教會神職人員用灰燼在我們的額頭上劃上十字,提醒我們「你們要懷念,你們是塵土,要歸於塵土」,這句話讓我們回到基本,體會生命的短暫和謙卑。 用心迎接灰燼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不僅僅是接受灰燼的標記,更是在心靈深處做一次自我檢視。這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思考過去一年的生活,看看是否有需要悔改和改變的地方。是時候放下不必要的包袱,讓神的愛和憐憫進入我們的心房。 禱告的時刻 在聖灰日,禱告成為更加重要的元素。讓我們在這一天尋找一個寧靜的時刻,與神建立更深的聯繫。禱告不僅僅是表達我們的需求,更是向神敞開心扉,尋求祂的方向和引導。讓這段時間成為一個真實而深刻的對話,讓神的話語充滿我們的心靈。 齋戒的實踐 大齋期中,齋戒是一個常見的實踐,而聖灰日正是開始這一嚴肅而意義深遠的行動。我們可以考慮在這段期間中減少一些物質上的享受,以更集中地關注心靈的需求。這不僅僅是戒除一些飲食習慣,更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學會對自己的節制,並尋求神的恩典。 預備的心 聖灰日是一個開始的象徵,一個我們預備心靈的起點。讓我們積極投入這個季節,以更深的層次來認識神、認識自己。這是一場旅程,充滿了挑戰和祝福,而在這40天的追求中,讓我們一同走向復活的盼望。 大齋期的到來,讓我們在聖灰日開始時,帶著謙卑和期待的心,邁向這段神聖的旅程。願我們在這40天中,經歷屬靈的轉變,彼此分享愛與關懷,最終在復活的晨光中,得著全然的自由和喜樂。 本日經文: 我算甚麼,我的百姓算甚麼,竟然能夠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的手得來的獻給你。歷代志上29:14 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給人。馬太福音10:8 聖灰日(Ash Wednesday)是基督教教會年曆中的一個重要日子,標誌著大齋期(Lent)的開始。通常,聖灰日是在每年的大齋期第一天,即大齋首日(Ash Wednesday)。這一天標誌著信徒進入一段40天的靈性修養與悔改的期間,目的是準備迎接復活節。 在聖灰日的禮儀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