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經歷耶穌》 第二十六天:跟隨主的心態和代價




自從舊約列王時期,以色列滅國被擄,撒瑪利亞人就在那個時期出現。在新約時期,我們都會看到以色列人與撒瑪利亞人之間有很大的分歧,這兩個看似相似的族群卻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狀況。為什麼會那樣呢?

原來,回歸復國後的以色列人對於他們自身純粹的血統很在意。因為他們要維持聖潔(被分別出來屬於上帝的)的身份。而且他們認為這些被擄時與外邦不敬畏上帝的外族人通婚的後裔都是如同“雜種”一樣污穢。

另一方面,雖然撒瑪利亞人和以色列人都是敬拜耶和華上帝的人,但是以色列人為了不要玷污聖殿;就阻止撒瑪利亞人到聖殿去。而撒瑪利亞人就在自己的地方,基利心山上建立聖所來敬拜上帝。(約翰4章19-20節)。

在兩約之間的歷史過程,以色列人與撒瑪利亞人的對立不斷升溫。猶太人的主前第三世紀有本舊約次經《傳道經》50.25-26就記載指撒瑪利亞人根本不算是一個民族,他們只是「住在示劍的愚頑人」,輕看和嘲諷他們。接著在以色列人的馬加比革命期間更形加劇,因為撒瑪利亞人向亞述投降,他們在基利心山的聖殿甚至也獻給了護客之神明「色尼諾斯宙斯」(Zeus Xenios)。古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曾就此事譏諷他們(Jos., Ant. 12.258-264)。

當然最終,這兩族關係全面決裂,可能是在大約主前128年,當時哈斯摩尼王朝(馬加比王朝)的約翰許爾堪一世(John Hyrcanus I;主前135-104年)攻打撒瑪利亞,攻破示劍,拆毀了基利心山的聖殿。這個對撒瑪利亞人可說是極大的恥辱。

由於這些原因,以色列人若是從羅馬的其他地區到耶路撒冷,他們一般不願意經過撒瑪利亞的屬地,雖然這個穿過撒瑪利亞地會縮短路程,但是絕大部分以色列人寧可繞道而行。

今天的經文一開始耶穌「定意向耶路撒冷去」就表明了耶穌要結束祂在加利利地一帶的服事。而現在決定朝向耶路撒冷前進,那是一條榮耀的道路,因為這正是一條走向著受苦的十字架的道路。

耶穌因為要縮短行程,他們就穿過撒瑪利亞地。按照中東人的習俗,若是有陌生人到來,村裡的人都會樂意的接待。這是因為猶太人的始祖亞伯拉罕就因為接待了耶和華上帝的使者 (創世紀18章1-4節)。在新約的《希伯來書》13章2節也教導我們說,“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因此接待遠客的習慣就在中東人當中廣泛流傳與執行。撒瑪利亞人也當具有這類的習慣。因此當耶穌的團隊經過撒瑪利亞的村莊要落腳,門徒理應很自然的就是為耶穌預備休息的地方,等候村民的接待。可是經文說到:因為撒瑪利亞人得知耶穌團隊是要往耶路撒冷去。“53  那裡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他們就拒絕接待。可能是因為這個血恨世仇勾起了他們的回憶,或是因為猶太人拒絕撒瑪利亞人去耶路撒冷的聖殿敬拜所帶出的苦毒。

所以由於撒瑪利亞人拒絕接待,耶穌團隊很大可能就會流落在街頭或是需要在荒野度夜。而雅各和約翰就因此而憤怒。他們當時竟然要耶穌批准他們如以利亞般行大能,由天降火燒滅他們。

由此可見,憤恨是會引發人帶出極大的力量,只是通常都是上帝所不喜悅的。若我們再細讀上文,我們都會發現,自從該薩利亞的腓利比以後,門徒似乎失去了之前耶穌賜給他們的權柄能力。在登山變相以後,耶穌下山就得處理因為趕不出鬼而引發的事件(路9章37-42節)。但是這個時候的門徒,因為憤怒竟然有那麼大的信心,要“吩咐”火從天降,像猶太人敬重的以利亞先知那樣:「像以利亞所作的」先知以利亞曾叫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亞哈王所派的軍兵(王下一10-12)

因此對此,耶穌的回應很直接,就是責備這些門徒:『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而耶穌要他們理解祂到來世上的真正目的: 56  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性命:或作靈魂;下同﹞,是要救人的性命。」。人的怒氣不能成就神的義,而耶穌所責備的也是如此。


之後,在這個往耶路撒冷得榮耀的路上。有好些人都想加入耶穌的隊伍,一同去得神的國。因此接下來,耶穌就藉著三個前來的人說明了神的國降臨確實與他們心中想像的不同。耶穌對願意跟隨祂的人發出警告。

路加記載了一位主動來跟從耶穌的人,他甚至要跨下海口說:“「你無論往那裡去,我要跟從你。」”從馬太福音8章19節得知,這個人是個文士。若是有文士加入耶穌團隊可說是再好不過了,畢竟對當時的人來說,耶穌的團隊都是一些地下階層的人士:漁夫,稅吏,奮銳黨等等。但是我們注意主耶穌的回應,主說“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這句話可說是針對文士說的,因為在當時大部分的文士和法利賽人都是貪財的。這個文士可能以為耶穌跟其他的拉比類似,就可以藉著祂的名氣得到好處。因此耶穌的回答乃是跟他說明,跟從耶穌在物質上是很艱苦的,這個道路不但是居無定所,而且還要隨時付出生命的代價:背十架。雖然我們不得知這個人之後有沒有跟從耶穌,但是我們確實知道這就是跟從主的態度。不是期待得到好處,而是隨時要為祂付出。

耶穌呼召了另一位,但是他卻要主等他“...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但是耶穌的回答“「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似乎有點不盡人意。既然是父親死了,回去埋葬乃是天經地義。可是為何主會如此冷漠說這樣的話呢?

若我們從猶太人的殯葬禮儀來理解。一般一個家庭若是有喪禮,除了當日將死者下葬之後,所有的家庭成員都留守家中守喪7日。之後家屬不得出門一個月,以示哀悼。在哀悼期結束以後一年,家屬需要為死者舉行第二次的葬禮,那就是他們需回到墳墓內,把遺骨撿拾,安放在石骨盒內(ossuary)中。按照拉比文獻 Semahot 12.9 聲明,第二次埋葬父親是每一個兒子的責任。尤其是長子,這項責任是天經地義,是社會上的尊榮。

考古資料來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

所以這個被耶穌呼召的人,他所說的很可能是這個第二次的葬禮。因此耶穌對他如此的回應,我們得知,耶穌並不是不讓他埋葬父親,而是他父親確實已經埋葬,只是需要再執行另一個禮儀(這不是聖經的教導)來滿足拉比的要求。另一方面,當時耶穌是定意要往耶路撒冷去,我們看耶穌願意走過撒瑪利亞地就知道祂確實在趕時間。所以在此,若還要等這個人回家辦理喪事,恐怕會耽延了時間。最後耶穌要求跟從祂的人需要明白一個觀念,就是說到神對人呼召是超越了人倫所有的權柄。若是一個人在這個跟隨主的過程都因著家事,個人利益而不能全心全意,在62節:  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

「手扶著犁向後看」古時用犁耕田,前有牲口拖拉,農夫雙手扶著犁,定睛注視犁的前頭,不可回頭向後看。因一回頭,犁便會傾斜,以致耕出歪斜的犁溝;同時,犁頭也可能因此下得太深,以致牲口無力繼續往前拖拉。我們一旦接受主的呼召,就當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瞻前顧後的人不能作好主工。

所以耶穌對門徒的要求是很簡單,就是一心一意的跟隨。耶穌清楚的表明,這是一個艱難的道路,跟從祂更是需要付上極大的代價,甚至生命。若是在過程中,因著家庭,個人利益需要後退或妥協的話,不如就選擇不要跟從較好。


路加福音9章51節-62節:

51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52  便打發使者在他前頭走。他們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要為他預備。 53  那裡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 54  他的門徒雅各、約翰看見了,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有古卷沒有像以利亞所做的這幾個字)嗎?」 55  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 56  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性命:或作靈魂;下同﹞,是要救人的性命。」說著就往別的村莊去了(有古卷只有五十五節首句,五十六節末句)。 

57  他們走路的時候,有一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往那裡去,我要跟從你。」58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 59  又對一個人說:「跟從我來!」那人說:「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 60  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 61  又有一人說:「主,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 62  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 

靈程反思:

  1. 你覺得主耶穌所謂的:“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58節)對我們有什麼實質的意涵?
  2. 你是否曾經經歷實踐上帝國度的事工與履行家庭責任出現衝突的狀況?請分享。

 


若有感動,可以支持,我愛咖啡哦!!

评论

  1. Amos
    主耶稣说连野生的动物晚上都有栖息的地方但祂却“没有枕头的地方“是指人若要跟从祂稣或服事的道路是具有诸多未知环境和不确定因素。服事主不是都在安逸舒适的温室中。从经文我们得知耶稣每天都为天国的福音奔波忙碌,穿梭于城市与广野,甚至居无定所,不知道下一夜在哪里找到落脚歇息的地方。因此,若要跟从主耶稣,我们必须去适应环境而改变自己。要有极大的信心和耐心,很多时候,甚至必须为所作出的抉择付上极高的代价。

    回复删除
  2. 主耶稣说:“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对我们实质的含义,若我们真的跟随主,我们就要如主耶稣一样,到处传讲福音。当我们真正到处传讲福音,我们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居所。再来若是我们跟随主耶稣,我们所面对的环境、问题等等并不是安逸的。我们将会面对一些我们从未遇过的问题,但是为了跟随耶稣,我们需要把主耶稣放在第一位。

    回复删除
  3. 1. 我觉得主耶穌所謂的:“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58節)對我們的意涵是 对于愿意跟从主的人要做好心里准备就是跟随耶稣是没有固定的落脚的地方, 会因着任何对耶稣不利风声或 服事而到处留宿, 好像随时都要做好打战的准备.

    2. 再我的记忆好像还没有經歷實踐上帝國度的事工與履行家庭責任出現衝突的狀況. 感谢神! 😄😄!

    回复删除
  4. 1。主耶穌所謂的:“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對我們來說祂不為明天憂慮,最重要就是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其餘的交給神,相信神必預備每日所需。
    2。Form 5之後,我要參加砂拉越衛理公會所舉辦的三個月短宣課程,但媽媽說不要浪費時間,要我趕快去深造,但我還是堅持要參加。感謝神的帶領,最後我還是成功參加了,從中獲益良多,生命被神改變,同時也讓我對神的話語能更進一步的認識。

    回复删除
  5. TFLau 刘道辉
    1. 我覺得主耶穌所謂的:“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58節)對我們實質的意涵是不要顾虑吃什么,穿什么,住哪里。要随遇而安。因为耶稣就是这样一位清心的人,从不为物质而忙。

    2. 我还没曾經經歷實踐上帝國度的事工與履行家庭責任出現衝突的狀况。但是现在开始有一点。若像耶稣所教导的,我怕还不能做到。我看只能平衡圣工和家庭的工作。尽我的努力吧。求主带领和包容。

    回复删除
  6. 1.你覺得主耶穌所謂的:“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58節)對我們有什麼實質的意涵?
    我記得香港前財政司說過一句話:“通常被神選中的人都要行一條崎嶇的路。”主耶穌在世上就沒有走過平坦的路,沒有過舒適的日子,祂雖然是神,但祂道成肉身來到人間並沒有含著金鑰匙出世。主耶穌走的是一條崎嶇的路,為世人捨身的道路,跟從主耶穌的人怎能走一條比主耶穌更舒適的路呢?我們跟從主耶穌,踏上的也是崎嶇的路,但這路有主耶穌伴我們一路同行。

    2.你是否曾經經歷實踐上帝國度的事工與履行家庭責任出現衝突的狀況?請分享。
    暫時還沒有經歷這種狀況,即使有,我也會跟家人解釋並請他們諒解,神的國和事工我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

    回复删除

  7. 1. 今天我们选择跟随耶稣必须放下世间的享乐,过去所有的安逸,甚至也没办法睡得安稳。我相信心里有主的福音负担的人没有办法好眠,因为主工未完成,如何安然入睡。


    2. 或许有吧,我选择了不回到以往努力赚钱高收入的生活,家人多少不太能明白,甚至因为收入减少被家人冷言冷语,被看轻。甚至家人觉得我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学习神学圣经和去做义工服事。甚至自己有时也会怀疑这样的执着放弃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方式真的是从神而来吗?愿主帮助我明确我选择的道路是主的旨意。感谢主。能为主牺牲舍己是蒙恩荣耀的。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認識耶穌》Day 6 醫治麻風病人

點擊聽播客: Day 6 醫治麻風病人   2020年自2月起,新冠狀肺炎蔓延全球,奪走很多人的寶貴性命。因此被診斷確診的病人都需要被立刻深度治療,甚至有接觸過人也需要被隔離,觀察。因為這病不單是大流行,更是迅速傳染。 在新約時代,若是有人染上麻風病更是如此。 為了堅守舊約的律法 ( 利未記13章45節-46節:“ 45  「身上有長大痲瘋災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髮,蒙著上唇,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  46  災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便是不潔淨;他既是不潔淨,就要獨居營外。」  ) , 所以為了避免沾染麻風病的污穢,群眾會向痲瘋病人丟擲石塊,以防止他們接近。倘若街上有痲瘋病人,拉比是 不會吃那條街上買回來的東西。甚至 有大痲瘋病的人,不管去到哪裡都要叫:“不潔淨了,不潔淨了”,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髲,蒙著上唇,讓人一看到就認出而且遠遠避開;他必須被驅趕遠離社區,遠離人群。所以 當時患上 痲瘋病的人都被當成絕症,真的是生不如死。 今日的經文及提到,有個麻風病人來求耶穌潔淨他。對這位麻風病人來說,我相信,他到耶穌的跟前已經是極大的嘗試。因為一般的拉比,文士或是法利賽人會遠遠就跑離他。但是我們看到耶穌不單沒有離開,反而還為他 動了慈心 ,並且做了猶太人不會,不敢,甚至不願做的事情:那就是伸手摸他。這個舉動是顛覆了猶太人對傳統和律法看法。 這個大麻風病人在尋求耶穌的時候所說的話就告知我們,他其實是在一個試探的情況。他向主說:“ 「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這位麻風病人想必應該是非常擔心主耶穌可能會拒絕他,甚至立刻跑的遠遠的。但是他應該會被耶穌接下來的動作嚇到,那就是耶穌不但是願意接近他(一個在宗教上不潔淨,加上是會傳染他人的麻風病人),耶穌更是觸摸他,最後叫他得潔淨。馬可是要讓讀者看到主耶穌的事奉超越了傳統,律法,甚至就連猶太人覺得不可醫治的大麻風,耶穌都有能力醫治。 不過耶穌吩咐他按照摩西的律法去見祭司,行了所有的需要的禮儀,就可以回到社區內繼續生活。而且耶穌也是特別吩咐他不 可張揚。只是我們看到這個痊癒的病人卻把事情傳開。這樣反倒讓耶穌不能再公開的進城傳道,反而只能到曠野地去。主耶穌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不是要來被擁戴,而是來把神國的福音傳開。 社會是現實、冷漠的,常棄絕生病、無助的窮人;但耶穌是富有恩慈與能力,世人所唾棄的,耶穌不輕看!就如

《認識耶穌》Day 7 接受罪得赦免

點擊聆聽播客: Day 7 接受罪得赦免 第二章開始,馬可就讓我們看大耶穌的事工不再像是剛開始那樣受歡迎。因著祂的名聲,甚至祂所說所做的讓當地的領袖(可1:22 眾人很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不滿,也可能是這樣,2章就提到聽耶穌的講道的群眾中有幾位的文士。但是他們並沒有因為耶穌而歡欣,反而開始質疑祂的工作。 耶穌時代的房屋,屋頂一般是平的,而且有樓梯在側邊上去。頂上可以曬魚或農作物的用途 耶穌再次的從加利利回到迦百農,這一次的回來就吸引很多人,耶穌講道的地方都被擠滿,甚至要進去也困難。可能就是因為耶穌曾在會堂的趕鬼,或是在西門的家門前的事奉。迦百農人對耶穌的再次到來非常的熱烈。當中也包括了一個攤子,這一位的攤子可能因為行動不便,錯過了耶穌。這一次,他被四個人帶來,盼望可以得到耶穌的幫助。可惜因為人多,他們不能進去,也沒有人讓路給他們進去。所以這四位抬攤子的人,竟然爬上耶穌所在的屋子,把樓頂都拆掉。從上到下把攤子縋下去給耶穌。其實從表面來看,這四位仁兄,做事似乎太過魯莽,或是過於著急。因為他們沒有必要把人家的房子拆了,他們或許可以等耶穌講完道,才見耶穌。 但是他們卻在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些,心裡就只是要把攤子帶到耶穌的面前,因為他們相信耶穌是必然會醫治他的。所以我們看到第5節說到:“ 耶穌看見他們的信心,就對攤子說:“孩子,你的罪赦了。 ””。顯然的,這四位抬攤子的人是絕對相信只要把攤子帶到主面前,耶穌肯定會醫治。因此就算得罪他人,哪怕是把人家的屋頂都拆了,也都要把攤子交給耶穌。 結果,就因耶穌對攤子說:“你的罪赦了”讓在場的文士覺得不妥,還彼此議論耶穌說這話的權柄。說到權柄,我相信也是因為如此,這幾位的文士才來聽耶穌的講道。第一章已經說了,耶穌初次到迦百農會堂講道就讓眾人驚訝,而且眾人還覺得耶穌比他們的文士還有權柄。接著耶穌在那時所作的,更是證明祂的權柄的確是千真萬確的,耶穌在會堂中趕出一隻污鬼,在西門家裡醫治一個病人(西門岳母)到晚間合城的人都來,耶穌醫病趕鬼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卻在這個時候,他們心裡質疑耶穌的權柄。第6-7節:“ 6 有幾個文士坐在那裡,心裡議論, 7 「這個人為什麼這樣說呢?他說僭妄的話了。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他們不但議論,而且還坐著議論。那就表示,這些文士跟那些在屋子裡的群眾一樣,全部都找到好位置,要“聽

2月14日:預備心靈的開端:聖灰日啟程(預苦期第一日) 聖灰日 #天天禱告

預苦期禱文 早禱 晚禱 預備心靈的開端:聖灰日啟程 大齋期的到來象徵著一場心靈的冒險,而這場旅程的開始就是聖灰日。在這一天,我們受著灰燼的標記,踏上了一段充滿反思、悔改和期待的旅途。讓我們一同來預備我們的心,投入這個特別的開端。 聖灰日的意義 聖灰日標誌著大齋期的開始,一段為期40天的時光,讓我們更深入地反思我們的信仰、生活和與神的關係。這一天,教會神職人員用灰燼在我們的額頭上劃上十字,提醒我們「你們要懷念,你們是塵土,要歸於塵土」,這句話讓我們回到基本,體會生命的短暫和謙卑。 用心迎接灰燼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不僅僅是接受灰燼的標記,更是在心靈深處做一次自我檢視。這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思考過去一年的生活,看看是否有需要悔改和改變的地方。是時候放下不必要的包袱,讓神的愛和憐憫進入我們的心房。 禱告的時刻 在聖灰日,禱告成為更加重要的元素。讓我們在這一天尋找一個寧靜的時刻,與神建立更深的聯繫。禱告不僅僅是表達我們的需求,更是向神敞開心扉,尋求祂的方向和引導。讓這段時間成為一個真實而深刻的對話,讓神的話語充滿我們的心靈。 齋戒的實踐 大齋期中,齋戒是一個常見的實踐,而聖灰日正是開始這一嚴肅而意義深遠的行動。我們可以考慮在這段期間中減少一些物質上的享受,以更集中地關注心靈的需求。這不僅僅是戒除一些飲食習慣,更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學會對自己的節制,並尋求神的恩典。 預備的心 聖灰日是一個開始的象徵,一個我們預備心靈的起點。讓我們積極投入這個季節,以更深的層次來認識神、認識自己。這是一場旅程,充滿了挑戰和祝福,而在這40天的追求中,讓我們一同走向復活的盼望。 大齋期的到來,讓我們在聖灰日開始時,帶著謙卑和期待的心,邁向這段神聖的旅程。願我們在這40天中,經歷屬靈的轉變,彼此分享愛與關懷,最終在復活的晨光中,得著全然的自由和喜樂。 本日經文: 我算甚麼,我的百姓算甚麼,竟然能夠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的手得來的獻給你。歷代志上29:14 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給人。馬太福音10:8 聖灰日(Ash Wednesday)是基督教教會年曆中的一個重要日子,標誌著大齋期(Lent)的開始。通常,聖灰日是在每年的大齋期第一天,即大齋首日(Ash Wednesday)。這一天標誌著信徒進入一段40天的靈性修養與悔改的期間,目的是準備迎接復活節。 在聖灰日的禮儀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