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跟隨耶穌》第十七天:五餅二魚



點擊聽播客:十七天:五餅二魚



在眾多神蹟中,五餅二魚的神蹟應該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確,使徒約翰在其他三卷福音書面世以後約五十餘年才撰寫《約翰福音》,而書中使徒約翰就記錄了很多其他福音書沒有的的獨有言論和事蹟。但是唯有五餅二魚的神蹟卻是四卷福音書都記載的。雖然從下文,我們理解耶穌是要以五餅二魚的神蹟來向門徒和百姓說明祂就是“生命之糧”。但是我們可以看見這個神蹟確實給當時的門徒一個深刻的印象。以致使徒約翰即是到了年老,還要刻意寫下這個神蹟的記載。

經文一開始:「1这事以后,耶稣渡过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亚海。」。開篇的“這事以後”的“事”顯然就是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引發的風波。約翰藉此要告訴讀者,猶太人對耶穌仇視已經開始,而且隨著時間的進展,這個仇恨最終是導致耶穌被他們殺害。

若我們從其他福音書去了解,耶穌當時向渡過加利利海,其實祂想帶著門徒暫時離開群眾去安靜和休息(可6:31  他就說:「你們來,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 )。耶穌雖是神的兒子,但祂也是人。祂也需要休息,在不斷的辛勞之下,祂需要離開人群,與門徒相處,祂也需要時間去禱告。另外,當時也發生了施洗約翰被希律殺了頭。但是他卻對這個與施洗約翰類似的拉比有興趣( 14:1  那時,分封的王希律聽見耶穌的名聲,2  就對臣僕說:「這是施洗的約翰從死裡復活,所以這些異能從他裡面發出來。」 ),所以耶穌也明白,這個時候,在與當權者正面起衝突是明智之舉,因為耶穌得榮耀的時候還未到來。所以祂有意的遠離市區,避開人群,就是想讓風頭緩一緩。

經文就說到,耶穌渡過“提比哩亞海”,其實就是「加利利海」。這個古名為基尼烈湖(民三十四11)的“海”实际是一个淡水湖,后改称革尼撒勒湖(路五1),继称「加利利海」(太四18)。希律安提帕統治加利利的時候,在其西南岸湖畔新建提比哩亚城(23节)作为首都,因此就再度易名「提比哩亚海」。按照路加福音9章10節“10使徒回來,將所做的事告訴耶穌,耶穌就帶他們暗暗的離開那裡,往一座城去;那城名叫伯賽大。 ”,耶穌與門徒是打算去伯賽大,哪裡也是彼得,安德烈和腓力的故鄉(1:44)。

2 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就跟隨他。”。因著耶穌在耶路撒冷和加利利所行的神蹟引起了百姓的注意。所以即使耶穌是要遠離人群,但是人們還是在祂到岸之前就在岸邊等候。根據其他福音書的記載,當耶穌下船時看見群眾,祂就動了慈心,憐憫他們,因為主耶穌看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就開口教訓他們。“3 耶穌上了山,和門徒一同坐在那裡。 4 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 ”而約翰就補充了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當時也是靠近逾越節。所以人潮非常多,因為很多人會在逾越節上耶路撒冷聖殿去過節。因此這個時候,他們聽說到耶穌的事蹟,就過來看。約翰也記載,當時人數約有五千。



耶穌教導群眾,也醫治服事他們。當主看見百姓在肉體上有需要的時候,他們餓肚子的時候,耶穌就要求門徒去為群眾預備食物。

耶穌就向腓力來詢問“5 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因為伯賽大是腓力,彼得和安得烈的家鄉,所以詢問他們那裡有賣買餅是最貼切了。但是腓力的答复是讓人失望的,“7 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 ”。他認為耶穌的要求是難以做到的,因為就算用二十兩銀子(兩百個銀幣)去買餅,每人也只能吃一點,是不足夠的。確實按照路加福音9章12節的記載,其他門徒甚至要耶穌驅散群眾“12  日頭快要平西,十二個門徒來對他說:「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裡去借宿找吃的,因為我們這裡是野地。」 ”。



但是耶穌似乎沒有因為這樣就去驅散群眾,因為祂要門徒去服事百姓。路加福音9章13節清楚的表達耶穌的對門徒吩咐“9:13  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吃吧!」”。顯然,耶穌是定意要服事群眾,只是現在門徒反而不想。這個時候安得烈說:“9 「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 ”。這個孩子手上的“五餅二魚”是當時媽媽替孩子準備的便當。因為是個孩子的便當,因此食物的份量確實不多,而且大麥餅因為比較粗糙,難以下嚥,可以說是當時最便宜的食物,也是窮人的一般口糧。雖然當時加利利一帶魚產豐富,而且加利利的鹹魚和醃魚也聞名羅馬。但是孩子的便當一般只有曬乾了的小魚。


耶穌向門徒要求食物,但是門徒卻以諸多理由想要耶穌打發群眾離開,讓他們自行解決。但是耶穌定意要門徒參與服事,所以耶穌直接向他們詢問“ 6 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在最後,門徒就遞上了一個孩子所奉上的小便當一份,就是五餅二魚。

於是耶穌就如猶太家庭中的一家之主在吃飯前所作的一樣,就是在眾人面前,拿起食物(餅和魚)來向上帝祝謝。謝飯的祝謝文是每個家庭都會說的:“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我們感謝袮,袮使地長出糧食來。”之後家主就把食物分下去。雖然人數約有五千,但是這個餅和魚就餵飽了他們。“12 他們吃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在希臘原文,這裡“吃飽”是引用了畜生吃糧草吃飽的字,若這個字用在人身上,就表示這個人是吃的很飽,飽得很!

 13 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當百姓吃飽以後,耶穌就吩咐門徒去把零碎拾起。為什麼呢?在猶太人的聚餐中,通常的習慣是要留下一部分食物給服事他們進餐的人。因此當這些零碎就裝滿了12籃子。這是肯定的,因為每個門徒都會帶有自己的籃子(Kophinos),這個是當時猶太人旅行時所背帶的。羅馬詩人猶文拿里多次在他的文獻中提到猶太人的旅行配備。他說:“猶太人帶著他的籃子和稻草捆”他說:“猶太人背著那不可分離的籃子是他們特出的形象,他背著那籃子,一則是為了放置隨身用品,另外就是猶太人需要守潔淨禮,所以這個籃子就是來裝預備的食物用的。”。所以當群眾吃飽以後,耶穌要12個門徒把零碎都裝上,所以12個籃子就裝滿了。

使徒約翰在這裡提到逾越節近了,這裡不只是要告知因著節期到了,群眾聚集。這裡更是要提醒猶太百姓,逾越節乃是紀念上帝從埃及法老的暴政中拯救以色列民。百姓在曠野漂流的歲月裡,耶和華上帝賜下食物:嗎哪給他們享用。今日耶穌,面對著被羅馬暴政壓制底下的百姓,祂在伯賽大附近的曠野地,一樣的把食物賜下,雖然只有一個孩子的便當,但是耶穌一樣的有能力滿足他們,甚至還有12籃子的零碎。約翰福音中常以對比式的記載,讓我們看到真正蒙神悅納的人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之外。跟隨主多時的門徒,他們甚至藉著耶穌的差派,經歷了耶穌的權柄。他們在加利利一帶奉耶穌的名醫病,趕鬼,服事。但是當面對著大量的群眾,他們不但不願服事,甚至希望耶穌把群眾解散。當耶穌要求他們去預備食物,他們既然以錢不夠,食物不多,天色已晚,地點不適來推搪。然而這個毫不起眼的小孩,他雖奉上的小便當,但是安得烈卻回答:“9 「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門徒有意的要告訴耶穌,他們目前不能服事,是因為資源確實都不足夠,因此他們就合理化他們的不服事。但是他們卻忽略了耶穌,他們早已忘記耶穌曾經變水為酒的神蹟了。因為我相信,耶穌不斷的追問,其實就是要門徒去正視服事的真意。那就是雖然群眾是服事的對象,但是耶穌才是服事的中心。









約翰福音6章1-15節

1這事以後,耶穌渡過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 2 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就跟隨他。 3 耶穌上了山,和門徒一同坐在那裡。 4 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 5 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 6 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 7 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 8 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 9 「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 10 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原來那地方的草多。眾人就坐下,數目約有五千。 11 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 12 他們吃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 13 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14 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真是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

15 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他做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


若有感動支持,可以請我喝一杯咖啡哦!!

點擊:請我喝咖啡!我愛美式黑咖啡喲·!

评论

  1. 是的,我承認我們都很軟弱,很多時只看到眼前的困難,所以我們真的需要被不斷提醒,耶穌看到窮人的需要,祂有能力事奉五千個甚至更多更多跟隨祂的人,我們作為祂的門徒,實在需要倚靠耶穌才能去事奉這麼多的人,我們不應該只看到難處。我所在的教會ICA柴灣堂,柴灣是一個舊區,長者居多,低收入家庭也多,老人和孩子們生活都不富裕。在香港這個貧富懸殊的城市,柴灣實在是一個窮人區。我們教會多年來在獨居長者和低收入家庭中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去事奉,儘管因為社會運動和疫情的關係,環境一年比一年艱難,教會人手短缺,牧者同工都是在欠薪的情況下,但是大家還是很有心去服侍社區,在今年聖誕前,我們教會接待了幾百名長者到教會做平安夜崇拜和聖誕慶祝會。我們都知道人手不足,要服侍的人太多,但也明白不能只看到困難,如果像五餅二魚的門徒一樣,我們就無法事奉這許多的長者。感謝主,我們仰望交託之下,整個平安夜崇拜和聖誕慶祝會都順利完滿舉行,而且有很多長者都因此認識耶穌。

    回复删除
  2. 本章学习有几个亮点,首先五饼二鱼的神迹主要不是告诉我们,耶稣是魔术师,阿拉丁,还是财神爷,能够把我们的仅有的钱财变成金山银山以满足人性贪婪的欲望。
    本章主要的信息除了给信徒信心和安慰,因为上帝的怜悯,祂会在我们被逼迫和困苦的时候,供应我们,使我们吃得饱足,而不是要给我们荣华富贵,就像在旷野40年的以色列人靠着上帝降下的吗哪,一样吃得饱足。
    紧接着,这章要带出我们在执行上帝的事工时,要相信和倚靠上帝,祂必供应,不可因为资源不住,能力不足,自顾不暇,多般藉口推辞主的事工,若时上帝的旨意,祂必成就,必为我们开道路,供应一切所需的去执行主的使命。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認識耶穌》Day 6 醫治麻風病人

點擊聽播客: Day 6 醫治麻風病人   2020年自2月起,新冠狀肺炎蔓延全球,奪走很多人的寶貴性命。因此被診斷確診的病人都需要被立刻深度治療,甚至有接觸過人也需要被隔離,觀察。因為這病不單是大流行,更是迅速傳染。 在新約時代,若是有人染上麻風病更是如此。 為了堅守舊約的律法 ( 利未記13章45節-46節:“ 45  「身上有長大痲瘋災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髮,蒙著上唇,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  46  災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便是不潔淨;他既是不潔淨,就要獨居營外。」  ) , 所以為了避免沾染麻風病的污穢,群眾會向痲瘋病人丟擲石塊,以防止他們接近。倘若街上有痲瘋病人,拉比是 不會吃那條街上買回來的東西。甚至 有大痲瘋病的人,不管去到哪裡都要叫:“不潔淨了,不潔淨了”,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髲,蒙著上唇,讓人一看到就認出而且遠遠避開;他必須被驅趕遠離社區,遠離人群。所以 當時患上 痲瘋病的人都被當成絕症,真的是生不如死。 今日的經文及提到,有個麻風病人來求耶穌潔淨他。對這位麻風病人來說,我相信,他到耶穌的跟前已經是極大的嘗試。因為一般的拉比,文士或是法利賽人會遠遠就跑離他。但是我們看到耶穌不單沒有離開,反而還為他 動了慈心 ,並且做了猶太人不會,不敢,甚至不願做的事情:那就是伸手摸他。這個舉動是顛覆了猶太人對傳統和律法看法。 這個大麻風病人在尋求耶穌的時候所說的話就告知我們,他其實是在一個試探的情況。他向主說:“ 「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  ”這位麻風病人想必應該是非常擔心主耶穌可能會拒絕他,甚至立刻跑的遠遠的。但是他應該會被耶穌接下來的動作嚇到,那就是耶穌不但是願意接近他(一個在宗教上不潔淨,加上是會傳染他人的麻風病人),耶穌更是觸摸他,最後叫他得潔淨。馬可是要讓讀者看到主耶穌的事奉超越了傳統,律法,甚至就連猶太人覺得不可醫治的大麻風,耶穌都有能力醫治。 不過耶穌吩咐他按照摩西的律法去見祭司,行了所有的需要的禮儀,就可以回到社區內繼續生活。而且耶穌也是特別吩咐他不 可張揚。只是我們看到這個痊癒的病人卻把事情傳開。這樣反倒讓耶穌不能再公開的進城傳道,反而只能到曠野地去。主耶穌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不是要來被擁戴,而是來把神國的福音傳開。 社會是現實、冷漠的,常棄絕生病、無助的窮人;但耶穌是富有恩慈與能力,世人所唾棄的,耶穌不輕看!就如

《認識耶穌》Day 7 接受罪得赦免

點擊聆聽播客: Day 7 接受罪得赦免 第二章開始,馬可就讓我們看大耶穌的事工不再像是剛開始那樣受歡迎。因著祂的名聲,甚至祂所說所做的讓當地的領袖(可1:22 眾人很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不滿,也可能是這樣,2章就提到聽耶穌的講道的群眾中有幾位的文士。但是他們並沒有因為耶穌而歡欣,反而開始質疑祂的工作。 耶穌時代的房屋,屋頂一般是平的,而且有樓梯在側邊上去。頂上可以曬魚或農作物的用途 耶穌再次的從加利利回到迦百農,這一次的回來就吸引很多人,耶穌講道的地方都被擠滿,甚至要進去也困難。可能就是因為耶穌曾在會堂的趕鬼,或是在西門的家門前的事奉。迦百農人對耶穌的再次到來非常的熱烈。當中也包括了一個攤子,這一位的攤子可能因為行動不便,錯過了耶穌。這一次,他被四個人帶來,盼望可以得到耶穌的幫助。可惜因為人多,他們不能進去,也沒有人讓路給他們進去。所以這四位抬攤子的人,竟然爬上耶穌所在的屋子,把樓頂都拆掉。從上到下把攤子縋下去給耶穌。其實從表面來看,這四位仁兄,做事似乎太過魯莽,或是過於著急。因為他們沒有必要把人家的房子拆了,他們或許可以等耶穌講完道,才見耶穌。 但是他們卻在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些,心裡就只是要把攤子帶到耶穌的面前,因為他們相信耶穌是必然會醫治他的。所以我們看到第5節說到:“ 耶穌看見他們的信心,就對攤子說:“孩子,你的罪赦了。 ””。顯然的,這四位抬攤子的人是絕對相信只要把攤子帶到主面前,耶穌肯定會醫治。因此就算得罪他人,哪怕是把人家的屋頂都拆了,也都要把攤子交給耶穌。 結果,就因耶穌對攤子說:“你的罪赦了”讓在場的文士覺得不妥,還彼此議論耶穌說這話的權柄。說到權柄,我相信也是因為如此,這幾位的文士才來聽耶穌的講道。第一章已經說了,耶穌初次到迦百農會堂講道就讓眾人驚訝,而且眾人還覺得耶穌比他們的文士還有權柄。接著耶穌在那時所作的,更是證明祂的權柄的確是千真萬確的,耶穌在會堂中趕出一隻污鬼,在西門家裡醫治一個病人(西門岳母)到晚間合城的人都來,耶穌醫病趕鬼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卻在這個時候,他們心裡質疑耶穌的權柄。第6-7節:“ 6 有幾個文士坐在那裡,心裡議論, 7 「這個人為什麼這樣說呢?他說僭妄的話了。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他們不但議論,而且還坐著議論。那就表示,這些文士跟那些在屋子裡的群眾一樣,全部都找到好位置,要“聽

2月14日:預備心靈的開端:聖灰日啟程(預苦期第一日) 聖灰日 #天天禱告

預苦期禱文 早禱 晚禱 預備心靈的開端:聖灰日啟程 大齋期的到來象徵著一場心靈的冒險,而這場旅程的開始就是聖灰日。在這一天,我們受著灰燼的標記,踏上了一段充滿反思、悔改和期待的旅途。讓我們一同來預備我們的心,投入這個特別的開端。 聖灰日的意義 聖灰日標誌著大齋期的開始,一段為期40天的時光,讓我們更深入地反思我們的信仰、生活和與神的關係。這一天,教會神職人員用灰燼在我們的額頭上劃上十字,提醒我們「你們要懷念,你們是塵土,要歸於塵土」,這句話讓我們回到基本,體會生命的短暫和謙卑。 用心迎接灰燼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不僅僅是接受灰燼的標記,更是在心靈深處做一次自我檢視。這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思考過去一年的生活,看看是否有需要悔改和改變的地方。是時候放下不必要的包袱,讓神的愛和憐憫進入我們的心房。 禱告的時刻 在聖灰日,禱告成為更加重要的元素。讓我們在這一天尋找一個寧靜的時刻,與神建立更深的聯繫。禱告不僅僅是表達我們的需求,更是向神敞開心扉,尋求祂的方向和引導。讓這段時間成為一個真實而深刻的對話,讓神的話語充滿我們的心靈。 齋戒的實踐 大齋期中,齋戒是一個常見的實踐,而聖灰日正是開始這一嚴肅而意義深遠的行動。我們可以考慮在這段期間中減少一些物質上的享受,以更集中地關注心靈的需求。這不僅僅是戒除一些飲食習慣,更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學會對自己的節制,並尋求神的恩典。 預備的心 聖灰日是一個開始的象徵,一個我們預備心靈的起點。讓我們積極投入這個季節,以更深的層次來認識神、認識自己。這是一場旅程,充滿了挑戰和祝福,而在這40天的追求中,讓我們一同走向復活的盼望。 大齋期的到來,讓我們在聖灰日開始時,帶著謙卑和期待的心,邁向這段神聖的旅程。願我們在這40天中,經歷屬靈的轉變,彼此分享愛與關懷,最終在復活的晨光中,得著全然的自由和喜樂。 本日經文: 我算甚麼,我的百姓算甚麼,竟然能夠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的手得來的獻給你。歷代志上29:14 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給人。馬太福音10:8 聖灰日(Ash Wednesday)是基督教教會年曆中的一個重要日子,標誌著大齋期(Lent)的開始。通常,聖灰日是在每年的大齋期第一天,即大齋首日(Ash Wednesday)。這一天標誌著信徒進入一段40天的靈性修養與悔改的期間,目的是準備迎接復活節。 在聖灰日的禮儀中,神